公告: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实训营火热抢票,名额有限,报名热线:4000309950

日历

通用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最新动态 > 知食药点

【知食药点】由“长安红茶”联想到茶叶安全

2022-11-02 22:00:17

1.jpg

最近被《唐朝诡事录》上头,每每泡茶时,总想到“长安红茶”。

 2.jpg

剧中被仙长调制的红茶,汤色鲜红,口感惊艳,喝了之后大有飘飘欲仙的感觉,人们谓之“仙茶”。由于非常稀缺,价格昂贵到一两一金,所以只有少数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由于茶中添加了新娘鲜血和西域迷魂草,这些喝了“仙茶”上瘾的官员们,接二连三的出现癫狂幻妄,比如开篇就死的长安县尉武大起,武功高强却因出现幻觉而溺亡于浅池中。男主之一的中郎将卢凌风也被公主尝赐了“长安红茶”,心存疑虑喝下去,但口感并无不妥,原来市面上流行的是“长安红茶”的A货。当然,炮制者最后被就地正法。


从食品人的角度看,“长安红茶”可以看作是一起发生在唐朝的关于茶叶的食品安全事件。茶叶,不仅是中国人的传统饮品,更是中国人的精神文化寄托。开门七件事,茶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向来不可或缺。作为一种生活必须品,自打进入商品市场流通,造假就屡禁不止,古代也一样,因为有买卖就有造假不是现代人的发明。我们来看看,历代政府是如何保护茶叶安全的。


唐代饮茶之风盛行后,实行了榷茶法,就是茶叶税,这个制度使得官府尽收茶利,民不得私卖。由于征税的原因,导致茶叶的价钱升高,不法商贩为了牟取利益,在茶叶中掺杂“卉莽”即槐树和柳树的叶子,以次充好,生产的成本大大的降低,而是价钱却和真茶一样,但是这样的茶让人们喝了会生病,看来“长安红茶”也并非完全没有依据。虽然唐代并没有明确的有关茶叶造假的法律,但唐朝有自己的食品安全法《唐律疏议》,里面对食品安全有着最严厉的刑罚,规定因食品致人死亡的不但要处以绞刑,还要赔偿一定的金钱。


到了宋代饮茶之风更为盛行,茶叶造假也随之变本加厉。宋代的茶叶分两种,腊茶和草茶。腊茶的质量很高,监督力度很大,并且造假很难,所以宋代的茶叶造假主要集中在了草茶中。草茶的级别比较低,是低等茶,造假比较容易。和唐代一样,制假者在草茶中加入一些茶梗以及其他树的叶子甚至还有木屑等来增加茶叶的重量,使得茶叶得以卖得更多钱。当时的宋代政府一方面为了保证税收,一方面为了百姓的健康,制订了防止茶叶造假的法令。《宋史》食货下五中就记载:如果有人贩卖假茶,卖一斤杖打一百,如果售卖假茶到达了二百斤以上那就要在闹市被砍头。


元代的法令主要承袭宋代。到了明代,茶马互市大盛,茶叶贸易更加繁荣,不少商人铤而走险,售卖私茶假茶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明代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打击售卖假茶的行为,这个机构被叫做“紫阳茶坊”。

3.jpg

随着历史的演进,到了清代,保证茶叶安全从对制假者的严苛惩罚延伸到对具体茶叶质量监管方面。为了杜绝茶叶掺假售假的情况出现,清政府制定了几个政策:一、实行茶叶执照制度。从事茶叶经营,需持有清政府颁发的经营许可证;出口茶叶,也要有出口经营证。二、设置茶叶抽查制度。清政府有专门抽查茶叶质量的官员,对茶叶的质量、包装、密封度等抽查,如发现质量问题,将做相应的处罚。三、制定茶叶质量标准,让茶叶市场发展有所参照。


建国以来,国家从立法、行标、环境、生产、工艺、检测、流通等多方面来保证茶叶的质量与安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的茶叶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再加上茶叶对国人的特殊文化属性,所以在保障茶叶安全方面具有特别意义和必要性。


一份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中国茶叶质量安全发展报告》显示,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总体形势较好。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来看,2020年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针对茶叶及相关制品共组织开展了69370批次监督抽检,抽检合格率为98.58%,较过去五年略有下降,2021年上半年的抽检合格率又有所上升,达到99.35%,总体上表现出稳定向好,小幅波动但可控的态势。

4.jpg


5.jpg

报告同时指出,茶叶及相关制品产品合格率虽然整体保持较高水平,但农药残留超标、微生物污染、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近两年,我国茶叶抽检结果中暴露出食品添加剂违规使用的问题,涉及多个红茶产品。

6.jpg

呵呵,又是红茶。因为红茶的香气比其他茶叶品种要更为馥郁,所以爱好者众多。不法商家为以香气吸引顾客购买,会在茶叶中添加一些香精类物质,导致茶叶安全不能保证。国家标准《茶叶分类》中,对六大基本茶类中“茶叶”一词明确定义为“以鲜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加工的、不含任何添加物的、供人们饮用或食用的产品。”国家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表B.1中也明确指出茶叶是属于“不得添加食品用香料、香精的食品名单”的产品。因而普通消费者在选购红茶和其他茶叶时,还是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好是正规品牌,请商家出示质检报告,切勿贪图便宜或以香定质。

微信图片_20221102215942.jpg


图片

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经验搬运工

 

标签

0
  • 应吉演练日报

  • 应吉演练周刊

版权所有: 上海应吉演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8078号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沪太路1895弄51号1幢209室  邮政编码:200820
服务支持:华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