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2022年全国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实训营火热抢票,名额有限,报名热线:4000309950

日历

通用banner
您当前的位置 : 首 页 > 最新动态 > 知食药点

【应吉演练】详解​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

2022-04-22 20:49:56

1650631726175395.gif

鱼类引起组胺中毒的主要原因是食用了某些不新鲜的鱼类(含有较多的组胺),同时也与个人体质的过敏性有关,组胺中毒是一种过敏性食物中毒。

1.有毒成分的来源 海产鱼类中的青皮红肉鱼,如铿鱼、参鱼、鲐巴鱼、鱼师鱼、竹夹鱼、金枪鱼等鱼体中含有较多的组氨酸。当鱼体不新鲜或腐败时,产生自溶作用,组氨酸被释放出来。污染于鱼体的细菌,如组胺无色杆菌或摩氏摩根菌产生脱羧酶,使组氨酸脱羧基形成大量的组胺。一般认为当鱼体中组胺含量超过200mg/100g即可引起中毒。也有食用虾、蟹等之后发生组胺中毒的报道。

2.中毒机制及中毒症状 组胺是一种生物胺,可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强烈收缩,引起支气管痉挛;循环系统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的毛细血管扩张,病人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

组胺中毒临床表现的特点是发病急、症状轻、恢复快。病人在食鱼后10分钟~2小时内出现面部、胸部及全身皮肤潮红和热感,全身不适,眼结膜充血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腹泻、心跳过速、胸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甚至心搏骤停。有时可出现尊麻疹,咽喉烧灼感,个别病人可出现哮喘。一般体温正常,大多在1~2天内恢复健康。

3.流行病学特点 组胺中毒在国内、外均有报道。多发生在夏秋季,在温度 15~37℃、有氧、弱酸性(pH6.0~6.2)和渗透压不高(盐分含量3%~5%)的条件下,组氨酸易于分解形成组胺引起中毒。

4.急救与治疗 一般可采用抗组胺药物和对症治疗的方法。常用药物为口服盐酸苯海拉明,或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同时口服维生素C。

5.预防措施

(1)防止鱼类腐败变质,禁止出售腐败变质的鱼类。

(2)鱼类食品必须在冷冻条件下贮藏和运输,防止组胺产生。

(3)避免食用不新鲜或腐败变质的鱼类食品。

(4)对于易产生组胺的青皮红肉鱼类,家庭在烹调前可采取一些去毒措施。首先应彻底刷洗鱼体,去除鱼头、内脏和血块,然后将鱼体切成两半后以冷水浸泡。在烹调时加入少许醋或雪里燕或红果,可使鱼中组胺含量下降65%以上。

(5)制定鱼类食品中组胺大允许含量标准,我国标准中规定鲐鱼、参鱼、竹荚鱼、鲭鱼、金枪鱼、秋刀鱼、沙丁鱼等高组胺鱼类低于40mg/100g,其他含组胺的鱼类低于20mg/100g。

4.png

我们是“实践经验”的

搬运工

2.jpg

我们是“上海经验”的

搬运工

3.jpg

九年专业经验


2014—2022

九年磨一剑 

上海进博会、陕西十四运、昆明COP15等

重大活动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演练经验 

数十场省Ⅱ级

近百场市Ⅲ级

三百余场县Ⅳ级

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实战演练经验

数百次食品安全应急处置培训经验


十二项技术zhuanli

《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技术大数据平台》

《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应急保障决策系统》

《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致病原因智能化分析系统》

《防范食品源恐怖威胁应急处置平台》

《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应急评估系统》

《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及辟谣平台》

《食品安全应急平台》

《特种设备安全应急平台》

《药品安全应急平台》

《疫苗质量安全应急平台》

《智慧应急处置指挥系统》

《桌面推演电子沙盘系统》



图片

食品药品应急管理经验搬运工

 

标签

0
下一篇:【应吉演练】详解鱼胆中毒2022-04-22 20:58:22
  • 应吉演练日报

  • 应吉演练周刊

版权所有: 上海应吉演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8078号
地址:上海市静安区沪太路1895弄51号1幢209室  邮政编码:200820
服务支持:华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