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微信:
业务邮箱:1211616850@qq.com
近日,一条 #大妈吃浸泡2天木耳次日住进ICU# 的新闻盘踞在热搜榜上。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据报道,这位大妈翻出冰箱里泡了 2 天的黑木耳,打算凉拌食用,凉拌前还特意在水里煮了一遍。
然而,吃完一个小时后,大妈就出现了腹痛等症状。直至第二天早晨,家人察觉不对劲,急忙将她送医救治。
经检查,王大妈肝肾功能恶化,需进行肾脏透析治疗。经 ICU 医护人员抢救,王大妈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医生表示,这不是简单地吃坏了肚子,“这是中毒!”
其实近年来,媒体曾报道过多起因食用黑木耳引起中毒的病例:
■ 2018年8月
杭州母子三人在中午吃过一盘凉拌木耳后,第二天傍晚陆续出现呕吐、肚子痛、精神萎靡等症状。其中,症状最严重的7岁女孩入院后迅速出现昏迷和肝功能衰竭,经转到省级医院抢救,依然全身多器官衰竭,病情危重。
■ 2017年7月
福州总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里,一名28岁女性因为一碗泡了2天的黑木耳,陷入昏迷,出现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黄疸。
■ 2016年7月
温州的一对夫妻吃了木耳炒鸡蛋中毒。先生吃得少、症状轻,很快自行恢复。但妻子中毒较深,先是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天后逐渐发展成肝衰竭、肾衰竭、心肌重度衰竭、全身黄疸、脓毒性休克等,被送入ICU抢救。
黑木耳为何能成为致命的“杀手”?问题就出在“泡发过久”,滋生一种叫做“椰毒假单胞菌”的细菌,产生了米酵菌酸毒素(毒性等级为剧毒)。
食物中毒的后果是可怕的,但你知道食物中毒最多的发生场所是哪里吗?
答案是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家里。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
根据 2017 年各省上报的食物中毒事件:2017 年,全国 26 个省份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 348 起,其中 91% 的死亡场景发生在家中。看上去最安全的地方,实则最危险。
一些常见的饮食习惯,或者不起眼的失误,可能暗藏致命风险。
今天,我们总结了避免家中食物中毒的 4 个原则和可能引起中毒的 16 种食物,希望能帮大家避开那些不显眼的隐患,保障全家人(特别是孩子)的饮食安全。
原则一:自制食品要谨慎
自制食品依靠的都是家庭代代相传的经验,但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少甚至完全没有能控制有害物质的条件。而且,绝大多数自制食品都涉及一个重要的过程——微生物的发酵。
用得好,能增加食物的风味;但万一用不好,后果可以非常严重。所以说不要迷信自制,通过正规途径购买的正规产品,经过层层杀菌、检验,比自己在家做的要靠谱得多。
尤其这 3 类自制食物,风险更大
应吉演练日报
应吉演练周刊